
软科最新大学排名,软科最新大学排名发布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软科最新大学排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软科最新大学排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对于软科最新的中国大学排名,你有什么看法?
软科***用的是国际通行的指标体系,注重质量和学术,体现研究型大学的本质,与QS、US NEWS及TIMES并称为“国际四大大学排行榜”。
反观臭名昭著的武输敛和艾瑞深笑友汇(乃至严重夹带私货的邱均平版),太过注重规模和数量(如所谓“人才培养得分”主要就是指毕业生数量),***用简单粗暴的加法,鼓励合并再合并,忽略高校内功,与国际通行的评价指标背道而驰。从而出现没有一个A+顶尖学科的吉林大学排入前10名,没有一个A类学科的郑州大学进入前40的荒唐现象。
诚然,没有任何一家排行榜能做到绝对的公正,但总体来说,软科比武输敛和笑友汇靠谱太多!
清华90多分,北大70多分,清华和北大有这么大差距吗?其实你只要有倾向性的选取评价指标,也完全可以倒过来,北大90多分,清华70多分。软科的排名明显的是扬清华、抑北大
这几年各种大学排名层出不穷,超一流大学排名基本稳固,而一流大学(TOP50)往往七上八下,在排行榜上上蹿下跳。
可以看出一个显而易见的关注点:论文学术。不论是这次的软科排名还是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,无不例外的把论文质量放到了一个超级权重上,论文相关的权重占比>=40%。
一些大学整体并不突出,也没有强优势学科,但由于其教师资深的论文属性(或在本校产生,或在其他学校产生被挖来),排名上升的很厉害。由此,这些学校不断的在排名上取得突破,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、优质老师、优质资本、优质企业关注。
而国内很多高校,确实有些不思进取,躺在自己历史和功劳簿上吃老本。知名校友很难,知名社会声誉也难,只守着优质生源作用还是有限。
一些工业科技为主导的院校,没有突出的应用科技成果,也没有突出的校关系企业,更拿不出太多的诸如ESI论文收录。
我不愿意多谈软科大学排名的客观公平公正与否,不论如何排,我们需要看的不是结果,而是原因。第一名有第一名突出的地方,排名下滑有排名下滑的原因。找找原因,看看自己的不足。
整天唧唧歪歪做水军抱不平有意思吗?
在国内的大学榜单中,软科算是相对比较具有可信度的了。
它的特点之一在于,对于生源质量很重视,权重达到30%,所以一些综合实力并不太强但比较热门,因而高考录取线较高的专业性院校,比如财经类大学,排名就相对较高。比如对外经贸大学排名第34,超过了重庆大学、东北大学等985高校。
(软科最好大学排名评价体系)
特点之二在于,对于科研规模比较看重,但对学生培养质量重视程度不够,仅仅列出了“培养结果”这一指标,而且这个指标仅仅以比较“虚”的就业率数据来计算,明显不够客观。这使得不少规模较大的理工科大学排名较高,而培养质量很高的综合性大学相对比较吃亏。
这两个特点体现在实际榜单中,就出现了如下情况:
1、清华不但居于第一,而且从指标评分来看,大大拉开了与北大的距离分(清华94.6,北大76.5分),而排名第三的浙江大学则直逼北大,评分相差无几(浙大72.9分)。
2、华中科技大学排名创新高,首次进入top7,并与老牌顶尖名校南京大学并驾齐驱。
3、武汉大学这所百年名校,一直居于内地大学top10行列的,这次被挤出了前10,位居12位。
在讨论这个问题前,让我们先了解一下“软科中国最好大学”究竟是一个什么排名,其排名的评价指标是什么,排名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何呢?
“中国最好大学排名”是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国内大学排名。排名范围覆盖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(截至2015年5月21日)中,1216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大学。2015年2月3日,“中国最好大学排名”由上海软科和腾讯教育频道在北京联合首次发布。2017年是该排名第三次发布。
软科中国最好大学评价体系
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情况
在这份榜单中,前10名中让人意外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实力大增,进入了全国第7名,另外个人一直认为能够排进全国前20名的中国人民大学,在这份榜单中排名并不理想,仅仅排在了31名的位置,实际上这也反映出此份榜单偏于工科类高校。细心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,在全国100强中河南、江西竟然没有一所高校,实在是让人颇为不解,河南的郑州大学、江西的南昌大学,实力竟然不能进入百强,实在有点说不过去。
总之,个人认为此份榜单存在颇多争议的地方,排名看看就好,如果涉及到2019年高考报名填报志愿,可参照官方学科排名和国际四大高校排名情况。
2020年软科大学排行榜出炉,大家怎么看?
★★菜鸟来谈谈,欢迎大家关注★★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排名时候。这些年的排名机构倒是比较多,可还是有很多高校是不认可这种排名的了,与其这样说,还不如说他们压根就不赞成所谓的排名。比较有名的几个排名,一个是软科,一个是校友会,这两个在我们国家的大学排名中是比较有名的,很多高校的排名,多依靠这两个排名来进行对比。菜鸟先说说2020年的排名。
这是软科进行综合排名的一个评价体系。至于是否会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排名,这就不得而知了呢!但有一点可以确认,很多排名机构的排名方式都是按照这个,基本上都算是大同小异了。这是软科的一个评价标准,大家可以对照一下。当然,校友会也有一个相应的评价标准。包括大家一直常见的那个武书连的排名,大多也都***用这个方式。
这是软科公布的最新大学排名情况。这是前十的大学排名情况。不知道对于这个排名有什么想法,菜鸟大概看了一下,还是比较有意思的。有些高校这几年的发展,可能是有些稍微名不副实了,但总体的情况来看,还是在一直发展吧。菜鸟也不想再做过多的说明了。具体的排名,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最新的排名吧!
这是软科在2020年,对我国100所高校的大概排名的一个情况,大家都可以看看。尤其是取消以前的985和211的高校称号以后,现在的大学发展有点类似于百花齐放的样子,也算是比较不错吧!至少要有前进的动力,一直吃老本的话,也不是个事。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高校的发展是一种激励吧!
虽然真经在高校工作,但每年的软科大学排名,我基本上不会看,不光软科,武书连、校友会等等也都不看。个人认为,这样的排行榜,纯属***。
我们可以先看看,这个排行榜究竟是给谁看的?给高校?给在校大学生?给企业?给考生?[_a***_]来说,关注大学排名的,也就是这些人群。这些人群,会怎么看这些排名呢?
对大学生来说,最关注的是自己学校的排名,如果看到自己学校的排名靠前了,就心中窃喜,自认为占了便宜,以后就特别追捧这样的排名。如果看到自己学校排名靠后了,就认为排行榜根本不靠谱,Fake news,以后都不再看了。总之就是哪个榜单把自己排得高就看哪个榜单。
对企业来说,这样的综合性榜单基本上不看,偶尔会关注一下专业的排名,因为企业一般需要专业人才。另外,说一句实话,企业里的很多人根本不解那么多高校,一所企业能知道20-30所高校就已经很不错了,而对于了解的高校,企业根本就不关注它们的排名。
我们再来说说高校和考生。这里就要谈到排行榜的“指标问题”。其实每一种排行榜都是有一套复杂的分级指标体系,但没有哪一种排行榜能包括高校办学所有的信息,都有有所侧重的。我们把最终的排名称为“元指标”,那么元指标下面又有多个“一级指标”,比如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社会声誉等,而一级指标下面又有很多“二级指标”。实际上,这些排行榜的区别主要就在二级指标(甚至三级指标)的选取和权重分配上。比如,人才培养,可以评价学生数、考研比例、就业率;也可以评价外籍学生数、学生获奖数、出国留学数等。
那么,对于高校工作人员来说,他们其实更关注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,但这些商业排名,也不会公布它的底层数据。反倒是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、本科评估等,各项指标学校是看的很清楚的,这才是对高校有用的评价。此外,一些全球性的比较单一的评价高校也比较看重,比如ESI学科排名,纯粹数论文的,很多高校都特别重视。而综合排名,高校最多也只认国际四大排名,主要也是人事部门招聘的时候用。
至于考生,真经认为这些排名都没什么用,比如说一个双非高校,即便比一所211高校排名靠前,我也建议选择211高校。一个排名靠后的末流985,也比一个排名比它前面的211高校更值得选择。也就是说,对考生来说,排名所代表的这些指标,意义都不大,都不如看学校的牌子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软科最新大学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软科最新大学排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ncbw.com/news/26693.html发布于 今天